必讀視頻專題飛象趣談光通信人工智能低空經濟5G手機智能汽車智慧城市會展特約記者

IDC:印度手機市場 Q3 創(chuàng)五年新高,vivo、OPPO、三星位列前三,蘋果季度出貨首次達 500 萬臺躋身前四

2025年11月17日 11:28IT之家作 者:問舟

11 月 15 日消息,IDC 本周發(fā)布的最新報告顯示,2025 年第三季度(3Q25)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在節(jié)慶季推動下達到五年來最高水平,出貨量同比增長 4.3%,達到 4800 萬部。

分品牌來看,vivo 連續(xù)第七個季度保持市場第一,OPPO 憑借線下渠道促銷與合作激勵計劃升至第二位,超過三星。摩托羅拉成為增長最快的品牌,同比增長 52.4%;蘋果以 25.6% 位列增幅榜第二。

其中,蘋果公司在本季度首次躋身印度市場第四位,并錄得單季度 500 萬臺的歷史最高出貨量,同比增長 25.6%。iPhone 16 成為季度出貨量最高的單一機型,占總市場出貨量的 5%;新推出的 iPhone 17 系列與 iPhone Air 占蘋果季度出貨量的 16%,為 2021 年以來表現最強的新品發(fā)布季。

IDC 指出,節(jié)慶季的增長來自多項市場推動因素,包括價格優(yōu)惠、深度折扣、靈活付款方案、回收置換優(yōu)惠以及線上線下渠道的多種促銷活動。IDC 亞太區(qū)設備研究高級分析師 Aditya Rampal 表示,電商渠道特別依賴蘋果和三星前代旗艦機型的大幅折扣,從而顯著拉動出貨量。

2025 年第三季度主要亮點:

平均售價(ASP):

本季度智能手機平均售價升至 294 美元(IT之家注:現匯率約合 2088 元人民幣),同比增長 13.7%,反映中高端機型需求走強。

入門級(100 美元以下):

出貨量同比增長 35.3%,市場份額由 13% 升至 16%。小米、realme 與 vivo 合計占據超過一半份額。

大眾預算檔(100–200 美元):

出貨量同比下降 8.8%,份額從 45% 降至 40%。vivo、OPPO 和 realme 繼續(xù)領先,其中 OPPO A5 和 vivo T4X 表現突出。

中端入門級(200–400 美元):

出貨量同比下降 4.9%,份額從 29% 降至 26%。vivo、OPPO 與三星領先,摩托羅拉的 Edge 60 Fusion 為該價位段出貨量最高機型。

中高端(400–600 美元):

出貨量同比增長 10.7%,份額由 3% 升至 4%。三星位居首位,OPPO 與一加緊隨其后。Galaxy S24 占該價格范圍四分之一的總出貨量,主要受電商平臺折扣推動。

高端(600–800 美元):

出貨量同比增長 43.3%,份額從 4% 升至 6%。蘋果的 iPhone 16、iPhone 15 與 iPhone 17 合計占該區(qū)間 70% 以上出貨量。

超高端(800 美元以上):

出貨量同比增長 52.9%,份額由 6% 升至 8%。蘋果以 66% 市場份額重新領先三星(31%)。主要熱銷產品包括 iPhone 16、Galaxy S24 Ultra、Galaxy Z Fold7、iPhone 16 Pro 與 Galaxy S25 Ultra。

芯片平臺與渠道變化

高通平臺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17.9%,市場份額達到 29.2%,主要受小米、POCO 與 Nothing 機型拉動。聯發(fā)科市場份額從 53.1% 降至 46.0%,出貨量同比下降 9.7%。

線下渠道延續(xù)增長趨勢,出貨量同比增長 21.8%,市場份額升至 56.4%(去年同期為 48.3%)。線上渠道份額降至 43.6%,出貨量同比下降 12%。線下的增長來自節(jié)慶促銷、合作伙伴返利政策以及品牌的策略性定價;而電商促銷主要集中在高端產品,使得入門級與中低價位安卓機需求受到擠壓。

IDC 亞太區(qū)設備研究高級研究經理 Upasana Joshi 表示,盡管節(jié)慶促銷及多樣化融資方案推動了第三季度的高出貨量,但需求仍集中在高端市場,使得大眾市場承壓,并導致進入第四季度時庫存水平普遍偏高。此外,內存等元器件成本上漲及匯率波動促使品牌在排燈節(jié)后上調售價。IDC 預計第四季度出貨量將同比下降,全年總出貨量將低于 1.5 億部。

編 輯:章芳
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
1.本網刊載內容,凡注明來源為“飛象網”和“飛象原創(chuàng)”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,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摘編及鏡像,違者必究。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,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、圖像、音視頻的完整性,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。
2.凡注明“來源:XXXX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在于傳播更多行業(yè)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.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相關作品刊發(fā)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。
本站聯系電話為86-010-87765777,郵件后綴為cctime.com,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,進行的“內容核實”、“商務聯系”等行為,均不能代表本站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推薦閱讀

精彩視頻

精彩專題

關于我們廣告報價聯系我們隱私聲明本站地圖

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© 2007-2025 By CCTIME.COM

京ICP備08004280號-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

公司名稱: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

未經書面許可,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、鏡像